TISC-IP快讯 | 八部门联合印发《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作者:郭楠   发布时间:2024-03-13

八部门联合印发《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日益活跃,但同时,一部分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专利转化运用存在一些难点堵点,需要着力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作为首要任务。为落实该部署,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从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两方面发力,在与企业有效对接的基础上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

晶型发明的中欧审查差异及申请文件撰写要点

晶型发明是药物专利申请中常见的类型。通过保护原创药物化合物的晶型可延长或加强对原创药的保护 ;仿制药企业针对原研药开发新晶型并申请专利保护,有利于突破原研药的专利保护壁垒。晶型发明与现有的药物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分子结构式,区别点仅在于晶体内部分子排列结构和/或堆积方式等不同,因此在晶型发明的创造性审查中,各国主要考虑其是否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本文根据笔者处理出口晶型发明案件的经验并结合欧洲判例,阐述国内外创造性审查标准的差异,并总结晶型发明申请中的注意点。本文的观点也适用于已知药物化合物(包括农药)的盐及水合物。

深圳全年将完成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400亿元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抓手。2023年,深圳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项发力,全年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223.0亿元、增长8.6%,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深圳已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新基建是深圳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深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也是深圳双区建设的应有之义。